发布时间:2023-11-16 09:59 发布来源: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浏览次数:
为促进“一带一路”国际花生科技合作,提升双方科研和创新能力,在院国际合作处的指导下,11月9日,由我院花生所、塞内加尔国家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中心、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农业农村部花生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中塞花生科技合作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花生所副所长沈浦主持会议,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专题会议模式,来自中塞双方约30人参会。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作为主办方之一,王思倩部长作为代表线上参会;塞内加尔花生生产和出口协会会长Habib Thiam致辞并介绍了塞内加尔花生出口总量,强调中国是塞内加尔花生主要出口国,一定会把控花生质量,把更多优质的花生出口到中国,也希望与花生所有更多的合作交流。
本次研讨会以“加强花生种业创新与合作,助推花生安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Issa Faye研究员作了题为“Peanut industry in Senegal: its potential,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花生作为塞内加尔重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黄曲霉及其他真菌毒素的防控和塞内加尔花生产业对机械化的迫切需求。王娟博士作了题目为“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cultivated peanut”的学术报告,利用叶绿体全基因组从母系遗传角度揭示了栽培种花生的系统进化位置;从全基因组水平挖掘了栽培种花生产量性状候选基因及功能验证。Aissatou Sambou博士以“Mobilize the diversity to better handle the development of peanut product profiles in Senegal”为题,其主要工作是构建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和非洲核心种质群体,挖掘了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梁海燕博士报告题目是“Regulation of the C:N Ratio Improves the N-Fixing Bacteria Activity, Root Growth, and Nodule Formation of Peanut”,主要介绍了外源碳调控土壤碳氮比对花生植株生长,根系形态、根瘤及土壤固氮微生物的影响,外源碳的添加能显著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瘤形成,增加有益固氮菌丰富,为减氮增效,资源高效利用奠定了一定基础。王明清副研究员以“Peanut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s in China”为题,首先介绍了中国花生加工规模和进出口规模,然后详细介绍了我国花生加工技术及产品特征。
研讨会交流环节,花生所袁美研究员、郭志青博士就“花11”在塞内加尔的种植面积、塞内加尔花生产量限制因子、不产毒黄曲霉菌株防治黄曲霉菌侵染和毒素污染等问题进行提问交流;塞内加尔方Issa Faye研究员、Aissatou Sambou博士对中国高油酸花生品种选育、高产种植技术及推广面积提问交流,双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在育种、栽培、植保和花生食品方向表达合作意向。本次研讨会对促进我院花生创新团队与塞内加尔国家农科院花生研发团队共建花生创新之路,同促花生国际合作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撰稿:郭志青 核稿:张建成)
主办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技术支持:品哲科技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万年泉路126号电话:0532-87626723
传真:0532-87626832邮编:266100邮箱:sdsh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