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高产出口型大花生新品种花育22号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出口大花生新品种。2003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产量性状:该品种在2000——2001年全省花生新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30.1公斤,籽仁235.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6%和4.9%,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72.2公斤,籽仁268.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8%和7.5%。
品质性状:该品种属中间型,荚果普通型,果较大,网纹粗,籽仁椭圆型,种皮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符合普通型传统出口大花生标准。统一取样(风干样品)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定品质,脂肪含量49.2%、蛋白质24.3%、油酸51.73%、亚油酸30.25%,O/L值为1.71。
生物学特性:该品种为疏枝型早熟大花生,株型直立,叶色灰绿,结果集中,生育期130天左右,抗病性及抗旱耐涝性中等。主茎高35.6厘米,侧枝长40.0厘米,总分枝数9条,单株结果13.8个,单株生产力18.8克。百果重245.9克,百仁重100.7克,公斤果数573个,公斤仁数1108个,出米率71.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早播,以充分发挥该品种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的特点。2、株型直立,紧凑、分枝少、结果集中,适于密植,春播每亩10000穴,夏播每亩11000-12000穴,每穴均播两粒。3、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确保苗齐苗壮。4、及时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5、及时喷药防治虫害。6、适时收获。
适用推广区域:适于我国北方大花生产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北京、新疆等省(市、区)种植,在黄淮南部也适于夏直播。